人口问题深析:老龄化也许没那么糟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近30年来,全球化势不可挡,全球化研究也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特别是在近几年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全球化更是成为政学商各界热议的话题。全球化之所以被给予如此之多的关注,因为它对人类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还体现在产业分工与转移、就业岗位的创造与流失乃至货币政策传导作用上。既有的大量关于全球化...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近30年来,全球化势不可挡,全球化研究也日益成为一门显学,特别是在近几年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全球化更是成为政学商各界热议的话题。全球化之所以被给予如此之多的关注,因为它对人类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全球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还体现在产业分工与转移、就业岗位的创造与流失乃至货币政策传导作用上。既有的大量关于全球化...
序 为什么要关注印度地方政府财政?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作为21世纪潜在的地区强权与新兴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富矿”之一,印度的宏观经济表现不容忽视。在先前关于印度改革开放的文章中,我们已对印度从50年代独立建国到90年代初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经济轨迹与治理特点作了一番简要的勾勒。在本文中,我们将更具体地谈谈近期愈发受关注的印度财政问题,而要更深入地理解印度财政,对印度地方政府财政的考察...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2016年获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的《在这世界的角落》中,描写了二战动荡中一位普通日本女性小铃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片中有在珍贵的白糖意外泡水后,糊里糊涂的小玲前去位于吴港的黑市买糖并迷路的剧情桥段。
二战期间日本工业向生产军用物资的倾斜加剧,并征调民间物资补充军部的后勤所需。包括配额供给制在内的“战祸”,乃至战争临近尾声时日本工业的全面崩溃,对日本...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本文梳理了笔者观察联储明年政策动向的五条主线。
1.数据本位(Data-based)与金融稳定形成三支柱联储的政策走向永远以Dual Mandate中的政策目标为基准,即通胀水平和失业率,而非其他什么因素(比如人们热议的中性利率、经济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状况)。Dual Mandate是50年来美联储的最高准则,也是通胀目标制得以长久不衰的核心。
在今年,联储开始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全面评估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非美国银行的美元负债在大金融危机(GFC)之后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6月底,达到12.8万亿美元之巨(若纳入净资产负债表外的头寸则达14万亿美元) - 与全球金融危机时的高峰水平一样。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银行在美国的附属公司所筹集的美元负债相对较少。这是由于银行总部所在国家簿记的美元负债份额增加所致。(本来在美国在岸美元市场融入美元,现在在离岸美元市场更多融...
速记
再度提及“监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并明确表态关注全球增长
明年加息预期收敛在2-3次
极限空间还剩5次
鲍威尔表态Trump随便发推不会影响联储
强调2018年是危机后最强
强调通胀目标是对称的,不是不能高于2%,目标绝非低于2%
强调目前利率触及中性水平的下区间。
没说要换政策目标(名义增长)
没说要改缩表策略,认为缩表影响不大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作者Linda Marsa,原文初次刊发于《鹦鹉螺》杂志2016年5月期“老龄化”专刊。
封面图来源:《鹦鹉螺》杂志美工部
正文部分“你不服用任何药物?”
“不。”
医生沮丧地盯着我,试图换种方式表达他的问题。
“所以,当你早上起床的时候,你把什么送进嘴里?”他问话的语气有些懊恼,好像我才是那个没听懂的人。
“通常是燕麦片,还有加奶的茶。”
“你不服用任何药物...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译者按:作者系格里高利·曼昆 (N. 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巨擘,尽人皆知的大学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作者。
原文系曼昆针对保守派经济学家史蒂芬·摩尔 (Stephen Moore) 及亚瑟·B·拉弗 (Arthur B. Laffer) 所著《特朗普经济学:重振经济的“美国第一”计划》(Trumponomics: Inside the America First Plan to Revive Ou...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近20年来,美国25岁至54岁的男女劳动参与率一直在下降,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针对这一问题,旧金山联储在其经济研究报告中指出:
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劳动参与率差异中有四分之三可以用女性对劳动力市场的依赖来解释。
加拿大的就业和社会政策,尤其是产假制度,使妇女在抚养孩子的同时更容易地留在劳动力市场中。
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结构性障碍的政策可能...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近日,世界级智库Bruegel的高级研究员Zsolt Darvas对欧洲央行的预测能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指出这可能损害了其公信力。本文关键点如下:
过去五年里,欧洲央行的预测被证明是系统性错误的:尽管ECB顽固地预测核心通胀率会上升,但实际却大致保持在1%,而失业率下降的速度却快于预期。
这些预测错误相互矛盾,使人严重质疑ECB当前关于核心通胀预测的可靠性,并引发对EC...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2017年,印度GDP在IMF的统计中位列世界第六,其长期增长前景更是不可小觑。但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印度经济同样面临许多挑战。在当下,最显著的便是其影子体系风险与财政整固困局。
9月21日,印度影子银行体系中的巨头IL&FS(Infrastructure Leasing &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濒于债务违约,几天内印度股指Sensex一度暴跌1500点,而由IL&FS带来的影子体系风险目...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千禧一代的经济福祉受到了经济学家和大众传媒的极大关注。在2007-09年经济衰退期间,千禧一代进入了劳动年龄。许多陈词滥调认为,千禧一代的消费行为与前几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并将新车销量不佳、实体零售萎缩以及房屋销售和建筑业复苏缓慢怪罪到他们头上。本文通过分析千禧一代与前几代人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并比较他们的收入、储蓄和消费支出,得出如下结论:
与千禧一代相...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移民在美国比在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今天,在美国居住的人中有逾4000万出生于另一个国家,截至2016年占到全球移民人数的五分之一。美国移民的人口构成也非常多样化,在其中你可以找到来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会定期刊发美国外国出生人口的统计学画像,并比照自1960年以来的历史趋势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画像,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在Fact Tan...
引言
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最近吸引了多方注意,收益率曲线的逆转,即短端利率高于长端利率,通常被视为是衰退的可靠信号。
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认为,历史规律表明,收益率曲线逆转是可靠的衰退信号;另一方认为,由于结构性因素的变化,当前的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发出的信号和过去不同。
当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几个问题:
收益率曲线逆转是否意味着迫在眉睫的衰退?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和2018年初联邦支出的增加,大幅增加了政府赤字,这就需要增加填补缺口所需的国债数量。一个问题是,政府是否将不得不依赖外国投资者购买这些债券。纽约联储自由街博客的一篇博文对此作出了解答,其主要论点如下:
当美国的实际投资支出总额超过储蓄总额时,它就在向世界其他国家借款。
近年来,向国外的借款却少得多,平均每年不到GDP的2.5%,下降...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2018年11月,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卡斯滕斯在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的会见中,作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我们处在什么位置?》的演讲,提到:
央行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反应:成就与后果
央行正常化的风险: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份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4.06万亿元。其中,新增债券规模约2.12万亿元,发行进度已经超过96%;置换债券和再融资债券1.94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地方公共债务发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呢?
通过对2006年至2013年地方公共债务爆发式增长的研究,学者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通过收紧民营制造企业的融资约束,挤出了它们的投资,而这对国有和外资企业却没...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的演讲中介绍了美联储监测金融稳定的框架。他表示,联储目前观察的四个脆弱性,即:金融部门的过度杠杆、融资风险、家庭和企业部门的债务负担以及资产估值水平。
很高兴回到纽约经济俱乐部。我将首先简要回顾一下经济前景,然后再讨论金融稳定性。今天我的主要议题将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监测和解决金融稳定问题的方式发生的深刻转变。美联储理事会的...
本文首发于智堡公众号:zhi666bao。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福煦,法国元帅,1919年《凡尔赛合约》签订后。
一百年前,一战宣告终结,而仅仅在一战结束20年之后,德国就再次扬起铁鞭,规模更大、伤亡更惨重的二战于是卷土重来。
长久以来,在关于两次大战的叙事里,美国似乎都以一种为终结一战和二战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救世主面貌出现。但是,揭开被“高通胀”遮蔽的魏玛德国秘史,我们却发现...